兩個中年男孩的夢想 An-225 [Revell, 1/144]
啟動日期:2021-01-01 完工日期:2021-05-02 An-225 Мрія (烏克蘭文),英文發音是Mriya,夢想的意思。 世界最大的飛機(機身長度、機翼寬度、載重...), 超浮誇的六引擎和華麗的32顆輪胎, 每小時燃燒多達20噸燃油,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機場無法容納它, 對喜歡飛機的人來說,它絕對是夢想。 這架1/144的夢想,由兩個中年男孩來完成它。 === 以下介紹文長,請留意!=== 1980年代,蘇聯研發了一種對應美國太空梭的新太空發射系統,名為Energia-Buran(能源火箭-暴風雪太空梭)。 早期的蘇聯火箭,是在集中於國土西邊的航太工廠建造,再用鐵路運輸到兩、三千公里外哈薩克拜科努爾太空發射場發射。但是Energia-Buran組件太大無法透過鐵路,因此必須進行空運。蘇聯急忙改裝1950年代的M-4野牛式轟炸機來完成這項工作,可是這隻野牛實在太過瘦小無法勝任,甚至部份零件必須拆解減重才能運送。為了能運送15噸重、長59公尺、直徑8公尺的主火箭推進器完整組件,蘇聯需要更大的飛機。也需要新飛機把返回地球的暴風雪號太空梭從蘇聯境內的任何一座備用機場載回拜科努爾。 看起來很吃力的小野牛 美國人是將波音747減輕重量、加強機身並添加安定面,解決了運輸太空梭的需求,和蘇聯不同的是,美國人仍然使用鐵路,而最大的部件則使用駁船在水上運輸。只有太空梭本體才需要空運。 美國人的747對策 蘇聯需要空運他們的整個發射系統,包括巨型火箭推進器和核心段。蘇聯領導人迫切要求在1988年開始對應。剛好,1980年代初期開發的An-124即將成為世界上最大、能力最強的運輸機,並且正好趕上Energia-Buran的發射時程。 An-124這種大飛機曾經來過桃園 但即使巨大如An-124依然不夠,工程師們不得不再把飛機做得更大。他們加長了機身、擴增了翼展,給飛機增加兩個引擎獲得更大的動力。為了減輕重量,後艙門和斜坡被取消,這使得後機身更加流線,減少了阻力提高續航力。強化的機身很容易裝載Buran太空梭,但較大的部件會妨礙機尾,因此工程師重新設計了垂直尾翼。為了應對巨大的重量防止其損壞跑道,他們規劃了新的起落架:由32個輪子分配重量。它被命名為An-225。 An-225的六具渦扇發動機產生驚人的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