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0的文章

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之壹:島嶼-天光 [TAMIYA 1/72 Douglas F4D Skyray]

圖片
  啟動日期:2019-11-24 完成日期:2020-01-22 二次大戰的尾端,噴射引擎的理論被德國人實用化。戰後,列強們爭奪德國科學家和他們異想天開的研究結果。冷戰時期,兩大陣營各自得到半部來自德國的九陰真經,不斷練功,進行飛行科技的較量。撇開殘酷的戰爭因子不談,我很喜歡那個年代的飛機,百家爭鳴,各有特色,列強都在摸索著航空科學,在引擎推力不足的限制條件下,絞盡腦汁做了許多嚐試,也付出了許多的生命與代價。希望有機會能將這時期的飛機做成系列(大概會花很長的時間吧....)。本文的主角道格拉斯的F4D-1天光式(Skyray)-就是一種脫胎於二戰末期德國設計理念的三角翼單座艦載戰鬥機。Douglas在戰機的命名常用Sky-字頭,因為本機的外型很像蝠魟,原本應該是叫天魟式的(大約同期的A2D命名為Skyshark天鯊)。但ray這個字除了魟魚的意思外,還有光線、射線的意思,所以也有天光式的中文譯名,而且後者好像更炫一些,所以一般是譯成天光。先聊聊Douglas這間公司的有趣事,這家曾是美國航空界巨頭也是太空領域先驅的公司,最有名的大概是DC-3/C-47了吧,到現在已經誕生84年了還有營運中的飛機。這架天光則是這間公司最後的戰鬥機作品。之後,它和麥克唐納合併變成麥克唐納道格拉斯,簡稱麥道。大概是Douglas公司的Logo設計得太好了,被新的公司採用。後來麥道又被波音併掉,Logo又被拿去用,前兩家公司名字都不見了,但Logo仍看得出Douglas的血統。 F4D的服役期間為1956~1964,僅短短的八年,網路資料、照片不算多(連模型也算冷門很少人做,只有少量的範本可以觀摩)。F4D在發展的當時,人們還在摸索噴射機的技術,面對相對於活塞引擎超級耗油的噴射引擎,F4D翼胴合體設計可以使載油量增加,於航程很有助益,這也與近代戰機理念接近,上視切圓角的翼端,外型相當好認,從上方看像是愛心的形狀,下方是美國海軍當年製作的飛機識別影片。 F4D在試飛的過程中發現具有良好的機動性,但操縱特性不同於一般的飛機,具有先天不穩定性,操作這架飛機是新手的夢靨,就算老手也容易在長途飛行中感到疲勞,這種問題在很久以後有了電腦和線傳飛控才得以解決。先天不穩定的好處是敏捷,所以現今的戰機反而都刻意設計成先天不穩定,但單純由人來操控實在是負荷太大。早期配置...